🧱 武器八:双叙事模仿提示词

🎯 武器类型

叙事对撞发生器(语言幻觉剥离)

🧠 作战目标

通过“一事两说”的方式,揭示中共式宣传和真实叙述之间的视角落差语言欺骗技术

⚙️ 提示词内容


请将以下事件,用两种方式分别描述:

① 官媒叙事(央视/人民日报风格)
② 普通中国人叙事(亲历者/受害者角度)

要求:
- 两段字数接近(80~100字)
- 对比两段中的主语、动词、情绪倾向
- 用于揭示话语权控制与“人民被代表”的现象

事件:{简述事件,如“河南村镇银行储户维权被遣返”}

🔥 示例输入

河南村镇银行储户维权被镇压

示例输出:

①【官媒叙事】
为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,相关部门依法对部分人员聚集事件进行了现场劝离和妥善处置。当前,涉事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,广大群众情绪稳定,对党和政府的处置措施表示理解和支持。

✅ 主语:相关部门、广大群众
✅ 动词:维护、依法、推进、支持
✅ 情绪:稳定、理解、正面
✅ 话语结构:模糊责任+替代主语+转移焦点

②【普通中国人叙事】
我们只是去银行门口讨回自己的存款,结果来了大批穿便衣的人把我们打得头破血流,还不让拍照。我的父母都七十多岁了,被推倒在地没人管,我们不是闹事,只是想要个说法,这钱怎么就取不出来?

✅ 主语:我们、我父母
✅ 动词:讨回、打、推倒、不让、想要
✅ 情绪:愤怒、委屈、无助
✅ 话语结构:第一人称+具体情节+情绪驱动

🎯 总结对比
官媒替人民发言,用抽象名词掩盖具体伤害,把维权者称为“人员聚集”;

受害者只能用自述表达遭遇,却在公共叙事中被“消音”或污名化;

两种语言的对比,就是谁有麦克风、谁被定义的真实写照。

📡 推荐使用场景

  • 对照卡片模因内容生成
  • 脱口秀、视频剧本撰写基础
  • 写给英文观众了解“中国语言陷阱”

🛑 注意事项

  • 第二段务必真实、具体、具象
  • 建议配套结构词汇高亮使用:比如“被”、“返乡”、“依法引导”等遮蔽词
🐦 Twitter 📘 Facebook ✈️ Telegram 💬 WhatsApp 📧 Emai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