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战友长期困惑: 郭先生在直播里几乎“见人就夸”,谁都表扬,谁都欢迎。 有些战友把这种做法看作“信任泛滥”,甚至觉得这会导致被渗透、被出卖。但如果你对比“渗透者不是敌人,是流水线耗材”这篇文章,就会发现:
郭先生的做法,恰恰是利用了渗透者的体制宿命:他们注定要表演、注定要精神撕裂、注定要被随时丢弃。
理解这层逻辑,你才能真正看懂“见人就夸”背后的认知战。
一、渗透者的本质:他们不是人,而是耗材
先回顾一个关键观点:
他们不是信仰驱动的敌人,而是情报系统的流水线耗材。
什么意思?
✅ 他们被分阶段投放:
- 先表忠心
- 再收集信息
- 再挑拨分裂
- 最后高调反水
✅ 他们没有自主:
- 所有动作都要汇报
- 所有言论都要留痕
- 任何一条线都可能被上级随时抛弃
✅ 他们精神撕裂:
- 一方面要在台前极度表演
- 一方面又怕自己哪天被切割
这一点非常关键:
他们再怎么高喊支持,都知道自己随时可能被牺牲。
二、郭文贵为什么反而给他们舞台?
战友们常问:
“既然这些人都是耗材,为什么还要夸?不是更容易被利用吗?”
恰恰相反:
郭先生把**“人气池”**当作一种反向武器。
逻辑非常简单:
1️⃣ 先让他们全部进来
“随便你派多少人,我都照收。”
✅ 这样中共要投入更多人力、预算、考核指标。
✅ 不同派系的线人还会互相盯防,互相拆台。
2️⃣ 把他们放在公开舞台上暴露
渗透者最怕的是:
- 高曝光
- 长期表态
- 逻辑一致性考验
在“渗透者是耗材”的框架里,表演本身就是他们的自我消耗。
3️⃣ 用时间和压力筛选
当情绪高涨、社群震荡时,谁最先反水?一定是那些耗材。
郭先生不急着清理,就是在等:
“让他们自己暴露自己。”
三、他们为什么在高调后必然翻车?
如果你理解“他们是流水线耗材”,就知道:
他们必须在舞台上高调刷忠诚。
为什么?
✅ 情报系统需要他们交“绩效”:
- 制造多少影响?
- 渗透多少社群?
- 表态多少次?
✅ 他们要靠这种高调去证明自己“有用”:
- 不刷存在感,就得不到资源。
- 不表态,就会被怀疑“不可靠”。
所以他们越高调:
- 留下的痕迹越多。
- 越容易在未来被切割。
这不是个人性格问题,而是体制宿命。
四、郭文贵“见人就夸”恰好利用了这一点
战友一定要看清楚:
郭先生不是因为天真才给他们舞台,而是因为知道他们越表演,越消耗自己。
这种策略,有三个深远作用:
1️⃣ 把线人都锁在池子里
- 进了池子的人,所有表态都会被归档。
- 想全身而退,几乎不可能。
2️⃣ 让他们在互相监视里自己撕裂
- 你越高调,就越怕同伙举报你。
- 越怕下一步被切割。
3️⃣ 让真正低调干事的人保持安全
- 真正的战友不需要在台前刷存在感。
- 台面全是表演,台下才是队伍。
五、很多战友误解了“表扬即信任”
请务必记住:
表扬是一种战术性拥抱,不等于战略性信任。
郭先生见人就夸:
- 表面上把气氛抬高。
- 实际上给对方设置“公开立场”。
- 一旦反水,所有“表态视频”就是铁证。
所以你看到:
- 任何人一旦反过来攻击郭文贵,首先要面对的,就是自己当初的极度支持表演。
这就是“先让你表忠心,再让你被自己表演套牢”。
六、普通战友要明白的核心原则
如果你理解“他们是耗材、随时被丢弃”,就知道:
台前高调刷存在的人,永远比低调的人更脆弱。
所以普通战友最好的状态:
✅ 理性参与
✅ 低调观察
✅ 适度表态
✅ 保留证据
不要幻想用“情绪化表忠心”去证明自己。
郭先生需要的是真实、长期的坚定,不是舞台上的短暂表演。
七、结论:看透本质,冷静应对
当你看清这两条线:
- 他们注定是流水线耗材,精神分裂是必然。
- 见人就夸是反向利用,而不是信任泛滥。
你就明白:
他们最后都会暴露,因为体制不允许他们长期稳定表演。
你唯一要做的,是:
- 不被表演迷惑。
- 不把“被夸奖”当成特权。
- 永远保持理性、冷静、独立。
看懂这一点,是所有战友对抗复杂局面的基础。
这份说明,写给所有还在认真观察的人。看清本质,才能保持自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