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刷到过“外国人盛赞中国幸福生活”的短视频合集?当你以为这是海外朋友自发表达,其实这些视频背后往往是高度策划和集中制作的外宣工程。
📌 案例背景
2020年以来,中共官媒和外宣平台密集推出“外国人看中国”系列视频。
这些视频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反复刷屏,也在YouTube、Facebook同步传播。
✅ 目标:
- 对内强化“世界羡慕中国”心态
- 对外制造“全球认同中国模式”的假象
📌 制作与分发流程
此类视频操作流程分四步:
1️⃣ 选取外国人角色
- 留学生、外籍博主、外企员工
2️⃣ 脚本与场景设计
- 高铁、科技园、扶贫村
3️⃣ 拍摄与后期包装
- 标配背景音乐与字幕
4️⃣ 多平台同步推送
- 抖音、快手、微博、CGTN、YouTube
📌 典型视频模板
画面共性:
✅ 高饱和度、笑脸特写
✅ 外国人用中文夸赞中国
✅ 镜头扫过繁荣城市或田园美景
✅ 结尾呼吁“更多人来看看中国的真实样子”
常用话术:
- “我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。”
- “中国比西方安全得多。”
- “中国人民非常友善。”
📌 话术分析
这类视频话术遵循“三段论”:
1️⃣ 承认偏见
- “我原来也误解中国。”
2️⃣ 展示转变
- “我来这里后彻底改变了看法。”
3️⃣ 发出邀请
- “你们应该亲自来体验。”
✅ 目的:把个人感受当成普遍认同。
📌 核心破绽
四个常见破绽:
1️⃣ 同一人反复出现
- 一批“常驻嘉宾”在多平台重复
2️⃣ 脚本痕迹明显
- 词句和情绪高度一致
3️⃣ 场景高度相似
- 集中在样板区
4️⃣ 信息来源单一
- 所有视频均由官方或关联平台制作
📌 识别提示词
遇到以下关键词需提高警惕:
✅ “我在中国太幸福了”
✅ “中国和西方完全不同”
✅ “这里比我的国家安全”
✅ “大家都被西方媒体骗了”
📌 反制建议
如何揭穿这种伪装:
✅ 比对视频素材
- 制作“常驻代言人”数据库
✅ 标注脚本与场景
- “高铁+扶贫村+笑脸”组合
✅ 提示观众区别
- 个人体验 ≠ 客观真相
✅ 制作多语对比
- 把视频翻译回外语,供外国观众验证
📌 小结
外国人称赞合集视频不是多元声音,
是中央厨房生产的视觉剧本。
要识破它:
✅ 不被表演的情感冲击蒙蔽,
✅ 先问三个问题:
“谁拍的?谁出的钱?谁获利?”
只有把这三问放在心里,
“世界羡慕中国”的幻象才会崩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