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中共要让那么多部门一起渗透爆料革命?

很多战友心里会纳闷:> “中共既然要搞渗透,为什么不直接安排一个部门统一指挥?为什么看起来七嘴八舌、互相矛盾?”

他们不是无能,也不是失控,而是体制逼他们只能这么干。


一、他们的核心文化:宁可浪费,也不信任

先要理解一点:

中共的文化从来不是“效率优先”,而是“安全优先”。

什么意思?

就是:
✅ 只要能保证上层随时掌握局面,下面多浪费点人力、物力、经费都没关系。

想象一下,如果只给“国安”一条线去管所有爆料革命相关的渗透:

  • 国安会垄断情报。
  • 国安的头头会更有权力。
  • 如果哪天他心里变了,就可能造假或者反水。

所以他们宁愿:

“三五条线都去同一个地方,互相盯着,谁都不敢撒谎。”

这就是他们所谓**“安全比效率重要”**。


二、多条线就像五家公司在抢客户

再换一个生活化的比喻。

想象一下:

  • 国安是一家“侦察公司”
  • 中宣是一家“宣传公司”
  • 政法是一家“打压公司”
  • 统战是一家“交朋友公司”
  • 军方是一家“高级特工公司”

同一个客户(也就是爆料革命),上面要求:

“你们都去搞,谁搞出成果谁就有奖金。”

于是:

  • 国安去套身份。
  • 统战去套人情。
  • 中宣去带节奏。
  • 政法去吓唬。
  • 军方偶尔跳出来吹内幕。

大家都怕被别人先抢功劳,所以都要露头。

表面看“混乱”,实际上是体制逼着竞争


三、碎片化情报:没有人能看全图

很多战友最疑惑的一点:

“为什么他们不把所有信息整合成一份报告?这样不是更快吗?”

恰恰相反。

如果一个部门能把所有情况一口吃下去,那这个部门就有了独立话语权。

中共最怕这种事。

所以他们规定:

  • 国安只能管“人和钱”的情报。
  • 中宣只能管“舆论和话题”。
  • 统战只能管“关系和态度”。
  • 政法只能管“威胁和法律”。
  • 军方只能管“高层动向”。

每个部门只有一部分拼图。

上面的人才是唯一能看全图的人。

这是绝对控制的前提


四、互相监视:防止造假和反水

多部门并行还有一个重要作用:

互相盯防。

中共内部也很清楚:

  • 谁都想报功。
  • 谁都想掩盖失败。
  • 谁都有可能临时“反水”。

所以让五个系统一起下场,每个人都必须顾忌:

“如果我撒谎或走偏,别的线会给我上报。”

这就叫互害式安全

不是因为他们有多聪明,而是因为他们彼此不信任。


五、每个系统有自己的任务KPI

很多战友不知道,这里面还有考核表

每年要统计:

  • 国安完成多少潜伏?
  • 统战接触多少人?
  • 中宣制造多少“怀疑话题”?
  • 政法威慑多少重点对象?
  • 军方掌握多少高层资源?

谁都要拿出成绩。

所以:

“同一块地盘,五家单位都来收割。”

有时他们甚至会在同一个群里互相踩脚。

这不是乱,而是体制逼的。


六、不同部门有不同功能

再简单点归纳:

部门 干什么
国安 偷偷摸底,收集资料
统战 交朋友,打感情牌
中宣 在舆论里挑拨、泼脏水
政法 吓唬、威胁、抓人
军方 放风高层动向

所以你看到:

  • 有人温和喊团结。
  • 有人冷静劝理性。
  • 有人情绪化骂郭。
  • 有人暗示你家人会出事。
  • 有人私聊吹嘘“高级内幕”。

这就是五条线在同一时间做不同的活。


七、爆料革命为什么最容易被多头盯上?

因为:
✅ 这里人多。
✅ 钱多。
✅ 舆论大。
✅ 立场清晰。

在中共眼里,这叫“高价值渗透目标”。

越大,越多人来分功劳。


八、总结:多条线不是无序,而是宿命

战友们,别再觉得:

“他们好混乱,好像都没商量好。”

其实,这就是他们的宿命。

  • 上面永远不信任任何一条线。
  • 每个系统都要出KPI。
  • 彼此竞争又彼此盯防。
  • 所有人都在争夺同一份舆论和情报。

换句话说:

他们只能这么做,改不掉。


结尾:怎么应对?

不用被吓到。

只要你明白:
✅ 这是多条线交叉的必然。
✅ 不是哪个人“特别厉害”。
✅ 每个角色都有脚本。

你就可以:

  • 冷静存证。
  • 保持理性。
  • 不做情绪工具。
  • 看清来龙去脉。

看透他们,才是对抗的起点。


这是一份写给所有战友的说明。如果有用,欢迎转发。

🐦 Twitter 📘 Facebook ✈️ Telegram 💬 WhatsApp 📧 Emai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