📘 中共外交系统:合作共建叙事

当你看到“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”“全球南方舆论共同体”,觉得这只是普通国际合作吗?别被名字骗了,这其实是中共外宣输出的“合作共建叙事”。


📌 操作定义

合作共建叙事,是中共最擅长的合法化包装:

以“合作、共赢、共同发展”为旗号,通过对外媒体联盟,把中共的话语体系输出到全球,尤其是发展中国家。

核心逻辑:
✅ “这不是我自己说的,是我们一起说的。”


📌 合作流程与利益绑定

操作分四步:

1️⃣ 签署合作协议

  • 与官方媒体、地方电视台、智库缔结“战略合作”

2️⃣ 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

  • 免费内容
  • 平台搭建
  • 设备援助

3️⃣ 共同发布议题

  • 制定话题清单
  • 共享“新闻模板”

4️⃣ 对外宣称“全球声音”

  • 混淆责任主体

📌 输出样式

合作共建叙事最常见的表现:

✅ 官方会议

  • “全球南方媒体合作论坛”

✅ 联合署名报道

  • “多国媒体联合调查”

✅ 共享新闻平台

  • 新华社、CGTN内容免费投放

✅ 研究报告

  • “全球治理中国方案”

📌 案例:一带一路媒体合作

🎯 2016年“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”

  • 覆盖126家媒体
  • 输出“中国模式”宣传片

🎯 CGTN内容共建计划

  • 与非洲、东南亚电视台共享节目
  • 标榜“共同讲述发展故事”

🎯 中非媒体合作

  • 建立常态新闻培训
  • 话题模板:“中非合作共赢”

📌 破绽与争议

合作共建的四个核心破绽:

1️⃣ 合作表象

  • 实质是单向内容输入

2️⃣ 利益捆绑

  • 资金与政治交换

3️⃣ 语境不透明

  • 当地观众无法辨别信息源

4️⃣ 批评屏蔽

  • 合作媒体不再刊登负面报道

📌 反制策略

破解这种操作:
直视合作背后的权力不对等

具体做法:

  • 列出合作协议条款
  • 统计内容来源比例
  • 调查资金流向
  • 公开对比“合作”前后报道变化

📌 小结

合作共建叙事不是新闻多样化,

是外宣全球化的合法外衣。

要识别它:
✅ 问清楚“谁写的,谁付钱,谁受益。”

只要搞清楚这三件事,

真相就再无伪装空间。


🐦 Twitter 📘 Facebook ✈️ Telegram 💬 WhatsApp 📧 Emai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