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当台湾议题进入国际新闻,你是否发现中共各部门的表态几乎一字不差?这不是巧合,而是“涉台话术统一”操作的必然结果。
📌 案例背景
台湾问题是中共最敏感的主权议题。
尤其在美国对台军售、佩洛西访台等事件爆发后,中共迅速在全球多语平台启动统一话术:
✅ “强烈谴责”
✅ “红线不可逾越”
✅ “一切后果由美方承担”
这套话术从外交部、央视、新华社到社交媒体一体输出。
📌 话术标准化逻辑
操作分三步:
1️⃣ 统一立场声明
- 外交部例行发布官方口径
2️⃣ 媒体与智库同步跟进
- 输出“专家解读”“评论文章”
3️⃣ 社交平台扩散
- 官媒账号+自媒体矩阵同步转发
✅ 核心目标:
形成“全民一致立场”印象,压缩讨论空间。
📌 多语输出样式
同一事件,中英文内容对比如下:
🎯 中文:
“任何挑衅都将遭到沉重打击!”
🎯 英文:
“China remains firmly opposed to any separatist activities.”
🎯 法语:
“La Chine s’oppose fermement aux actes séparatistes.”
✅ 内容高度一致,只调整语气强弱。
📌 情绪对照表
中文版本:
- 高度煽动
- 民族主义色彩
- “任何挑衅必遭惩罚”
英文版本:
- 强调“理性、和平”
- 避免激烈措辞
✅ 目的:对内动员,对外安抚。
📌 核心破绽
四个明显破绽:
1️⃣ 内容模板化
- 各平台话术一模一样
2️⃣ 立场僵化
- 无论情境,口径完全不变
3️⃣ 情绪双标
- 中文激烈,外语温和
4️⃣ 无法回应质疑
- 只会重复立场声明
📌 反制策略
如何拆穿这套话术:
✅ 制作多语对比表
✅ 截图保存每次声明
✅ 分析语境差异
✅ 提醒公众:“同样事件,表态为何两套剧本?”
📌 小结
涉台话术统一不是简单的主权宣示,
是中共维稳式外宣的标配剧本。
要识别它:
✅ 不要被高密度信息轰炸麻痹,
✅ 时刻分清:
“这是共识,还是话术?”
只有持续记录与对比,
才能让“统一口径”失去操纵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