📘 中共外交系统:对外双语话术

你是否发现,同一条新闻,中英文版本里中共的态度判若两人?这是偶然翻译差异吗?不,这正是它精心设计的对外双语话术。


📌 操作定义

对外双语话术,是中共外宣最重要的伪装工具:

用两套语言系统,向不同受众输出截然不同的叙事,制造“理性/强硬双面人设”。

其核心逻辑:
✅ 对内:情绪煽动
✅ 对外:理性克制
✅ 同一事件:双重立场


📌 输出对比结构

双语话术的结构分三层:

1️⃣ 立场情绪差

  • 中文:高亢激烈,民族主义
  • 英文:冷静外交辞令

2️⃣ 内容筛选差

  • 中文:保留最强硬表述
  • 英文:去掉挑衅性词汇

3️⃣ 语义漂移差

  • 中文:权威宣示
  • 英文:模糊化立场

📌 案例样板(中英文对照)

🎯 涉台言论

  • 中文:

    “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采取一切手段捍卫主权,任何挑衅都将自取灭亡!”

  • 英文:

    “China remains committed to peaceful reunification.”


🎯 南海争端

  • 中文:

    “寸土不让,必要时坚决反制!”

  • 英文:

    “China respects reg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.”


🎯 新冠溯源

  • 中文:

    “美国甩锅栽赃,荒谬至极!”

  • 英文:

    “China supports scientific cooperation.”


📌 情绪分级要素

双语话术最明显的三种分级:

✅ 中文:民族主义+受害者叙事
✅ 英文:责任方模糊+理性口吻
✅ 社交媒体:软化表态+中性话术


📌 核心破绽

双语话术的四大破绽:

1️⃣ 内容矛盾

  • 同一事件,立场完全对立

2️⃣ 透明度差

  • 中文观众看不到英文内容

3️⃣ 翻译偷换

  • 故意弱化或夸大表态

4️⃣ 责任错位

  • 英文版本抹去挑衅逻辑

📌 反制策略

识破双语话术的关键:
比对多语版本,固定证据

具体做法:

  • 截屏同一声明的多语言稿
  • 制作“立场对照图”
  • 在国际舆论公开对比
  • 反问:“哪一版才是真的立场?”

📌 提示词与截图方法

提示词示例:

“请把这条新闻的中文与英文原文对照,标注用词差异。”

截图保存要点:
✅ 来源时间
✅ 平台链接
✅ 官媒或外交部logo


📌 小结

对外双语话术不是翻译策略,

是两面叙事的心理战工具。

要破除它:
✅ 先比对,再拆穿。

唯有把双语立场并列呈现,
才能让世界看清其中的巨大落差。


🐦 Twitter 📘 Facebook ✈️ Telegram 💬 WhatsApp 📧 Email